蘇格拉底助產術的步驟是什么
蘇格拉底助產術的步驟分為三步,第一步是諷刺,第二步是定義,第三步是產婆術。第一步諷刺:通過與別人談話并提出問題,讓對方發表意見從而引導人們發現自己認識中的矛盾,迫使自己積極思考,尋求問題的答案。第二步定義:從問答中反復詰難和歸納,從而得出明確的定義和概念。第三步產婆術:讓對方發現自己認識的混亂并否定原有認識,從而引導他人走上正確的道路。

蘇格拉底助產術簡介
蘇格拉底助產術又叫精神助產術,它是以獨特的教導方式啟迪人們對問題的思考,實則體現了人文精神,即一切都經自己思考。蘇格拉底要求他的對手給出關于這些問題的一個概括性說明和總體性定義,他會進一步問更多的問題,以顯示這個定義可能有的弱點,迫使自己積極思考,尋求問題的答案,從而引導他走上正確的道路,逐步得到真理性的認識。簡單來說就是“提問—回答—反詰—修正—再提問……”循環反復的過程。中國最早提出啟發式教育的是教育家孔子“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蘇格拉底把這套方法比作“精神助產術”,即通過比喻、啟發等手段,用發問與回答的形式,使問題的討論從具體事例出發,逐步深入,層層駁倒錯誤意見,最后走向某種確定的知識。他的母親是一位產婆,為了紀念母親,也正如也正如啟發式教育,有利于調動積極性,啟發學生的潛能。
蘇格拉底助產術的步驟有哪些
助產術分為三個步驟,即諷刺、定義和產婆術。他經常與各種人談話并裝作什么也不懂,向別人請教,讓人家發表意見,從而意識到自己思想的混亂,懷疑自己以前的知識,迫使自己積極思考,尋求問題的答案;接著否定之前原有的認識,走上正確的道路,逐步得到真理。
蘇格拉底助產術的優點及缺點
蘇格拉底通過與他人交談中不斷發問、步步引導,從辯論中弄清問題,這種方法可以啟發人的思想,不再是被動地接受教育;有利于調動老師和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有利于開發學生的潛能,這一認識論在歐洲思想史上具有巨大的意義。不過蘇格拉底助產術也有一定的缺點局限性,這種方法具有一定的機械呆板性,不是靈活多變的。其次這樣的連環提問并沒有多少啟發意義,與直接灌輸并無兩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