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有希望入選雙一流的大學有哪些?新一輪雙一流院校名單及排名
雖然985、211以及雙一流都是我國知名高校,每一所大學建設有自己特色學科優勢。但是對于高考的同學來說,能上985、211就不會選雙一流,能上雙一流就不會選普通本科。大家都知道985和211院校的名單是沒有波動的。而雙一流大學名單是動態的,如果學科實力不夠強,是有可能被撤銷的。當然,如果學科實力夠強,也有可能被評為雙一流。那么2025有希望入選雙一流的大學有哪些?接下來我們一起了解下新一輪雙一流院校名單及排名。
2025有希望入選雙一流的大學有哪些
目前,全國高等教育中,雙一流高校共計147所。而在雙非大學中,有不少大學的實力也是很強勁的,并且未來有機會進入到雙一流院校的行列中。因此2025有希望入選雙一流的大學有:昆明理工大學、首都醫科大學、燕山大學等。
1、昆明理工大學
昆明理工大學作為一所雙非院校,綜合實力甚至高于部分211院校,因此昆明理工升雙一流的呼聲很高。而且云南省政府支持昆明理工大學沖擊雙一流,并指出到2025年,該校有望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建設行列。這是云南省政府對昆明理工大學的支持和認可,也是云南省對高校提升實力的重要舉措。
昆明理工大學唐家華代表中國共產黨昆明理工大學第十二屆委員會作主題報告時表示,學校的總體目標是建設成為扎根祖國西南邊疆、面向南亞東南亞、特色鮮明的研究型高水平大學。學校的主要目標是:到2025年前后,至少1個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學科建設行列,實現“雙一流”創建突破。
此外該校核心競爭力得到顯著提高,校友會版綜合排名躋身全國第102位,軟科版排名是第235位。
2、首都醫科大學
首都醫科大學實力非常強悍,在醫學界發布的中國醫學院校排行榜中,首都醫科大學位列第五,僅次于協和醫學院、上交醫學院、復旦醫學院和北大醫學部,超過了湘雅、華西,更是將天津醫科大學、南京醫科大學等雙一流醫科大學斬于馬下。目前,以首都命名的首都師范大學已經入選了雙一流,首都醫科大學也有機會緊隨其后,順利步入雙一流高校隊伍。
該校臨床醫學、神經科學與行為學、藥理學與毒理學、免疫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社會科學總論7個學科進入ESI學科全球前1%排名,其中,臨床醫學進入ESI學科前1‰,神經科學與行為學、藥理學和毒理學、免疫學進入全球前5‰。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11個學科榜上有名,其中臨床醫學、護理學被評為A-,生物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被評為B+,基礎醫學、口腔醫學被評為B,生物醫學工程B-。
3、燕山大學
燕山大學坐落于河北省秦皇島市,學校在機械工程和材料科學領域實力雄厚,擁有起重機械關鍵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亞穩材料制備技術與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極端條件下機械結構和材料科學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等全國重點研發機構,足以彰顯學校在相關學科領域實力。
燕山大學是近幾輪選拔中的熱門大學,但最終的成績卻始終不盡如人意。近年來,學校不斷加強機械學科建設。未來如果入選雙一流大學,一流建設學科極有可能是機械工程。
每年畢業季,燕山大學會舉辦兩次大型招聘會,很多知名的企業會到學校向學生伸出橄欖枝。像東風、中國重汽、寶鋼、中鐵、海爾、中國電信等。
新一輪雙一流院校名單及排名
根據雙一流最新院校名單及排名顯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問鼎校友會2024中國雙一流大學排名冠亞軍,復旦大學高居第三,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分列第四第五。
而在上榜雙一流高校中,成都理工大學、寧夏大學、新疆大學、上海音樂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央音樂學院位居全國第150至200名;上海體育學院、上海海洋大學、青海大學、延邊大學、石河子大學、西藏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中國音樂學院等9所高校位列200名以外,綜合辦學實力有待提升。
全國排名 | 學校名稱 | 星級 | 辦學層次 |
1 | 北京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 |
2 | 清華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 |
3 | 復旦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 |
4 | 浙江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 |
5 | 上海交通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 |
6 | 南京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 |
7 | 華中科技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 |
8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 |
9 | 南開大學 | 8★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0 | 武漢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 |
11 | 中國人民大學 | 8★ | 世界一流大學 |
12 | 中山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3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4 | 西安交通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4 | 北京師范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5 | 山東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6 | 同濟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7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8 | 四川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9 | 廈門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0 | 天津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1 | 東南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2 | 西北工業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3 | 華南理工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4 | 北京理工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4 | 華東師范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5 | 吉林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6 | 大連理工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7 | 中南大學 | 6★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8 | 中國農業大學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9 | 東北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9 | 電子科技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1 | 湖南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2 | 重慶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2 | 北京協和醫學院 | 7★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33 | 蘭州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4 | 北京科技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5 | 武漢理工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6 | 西南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7 | 南京理工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8 | 暨南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39 | 蘇州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40 | 北京交通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41 | 華東理工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42 | 華中農業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43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44 | 南京農業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45 | 中國海洋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46 | 北京郵電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47 | 南昌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47 | 華中師范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48 | 華南農業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49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50 | 江南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51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51 | 南京師范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52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53 | 上海財經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54 | 合肥工業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55 | 北京化工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55 | 湖南師范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56 | 南方科技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56 | 西南交通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58 | 鄭州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58 | 東北師范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59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59 | 華南師范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60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61 | 河海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62 | 北京工業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64 | 西北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65 | 寧波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66 | 福州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68 | 中國礦業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69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70 | 北京林業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71 | 上海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71 | 中國政法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72 | 南京林業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73 | 西南財經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75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75 | 首都師范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79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79 | 陜西師范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79 | 中國傳媒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80 | 中央民族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80 | 北京外國語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81 | 東華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82 | 安徽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4 | 貴州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6 | 山西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8 | 云南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89 | 河南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3 | 中央財經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96 | 東北林業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7 | 東北農業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8 | 遼寧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9 | 天津醫科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1 | 長安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2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4 | 湘潭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4 | 南京醫科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5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5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106 | 中國藥科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107 | 上海中醫藥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108 | 華北電力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10 | 太原理工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11 | 北京體育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112 | 四川農業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12 | 上海外國語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113 | 天津中醫藥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114 | 河北工業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14 | 外交學院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115 | 西南石油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17 | 廣西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17 | 內蒙古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21 | 廣州醫科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22 | 南京郵電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25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27 | 中央戲劇學院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128 | 大連海事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28 | 南京中醫藥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132 | 天津工業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32 | 廣州中醫藥大學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148 | 海南大學 | 3★ | 區域一流大學 |
155 | 成都理工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69 | 寧夏大學 | 3★ | 區域一流大學 |
174 | 新疆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75 | 上海音樂學院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175 | 中央美術學院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175 | 中央音樂學院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185 | 中國美術學院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203 | 上海體育學院 | 5★ | 中國一流大學 |
204 | 上海海洋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209 | 青海大學 | 3★ | 區域一流大學 |
211 | 延邊大學 | 3★ | 區域一流大學 |
221 | 石河子大學 | 3★ | 區域一流大學 |
227 | 西藏大學 | 3★ | 區域一流大學 |
229 | 成都中醫藥大學 | 4★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231 |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31 | 中國音樂學院 | 6★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怎么樣才能有機會被評選上雙一流
提高教學質量是評上雙一流大學的關鍵之一。學校應該注重課程建設和師資培養,引進先進的教學方法和理念,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提升科研水平也是評上雙一流大學的重要途徑之一。學校應該加大科研投入,鼓勵教師開展科研項目,加強與國內外科研機構的合作與交流,提高學校的科研水平和影響力。
此外,學校應該積極與企業和社會機構合作,開展校企合作項目,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為地方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做出貢獻。
最后還有一點就是推進國際化進程,學校應該加強與國際教育機構的合作與交流,提高國際學生比例和國際合作項目數量,提升學校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
注: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如有變動,以官方最新消息為準。
相關閱讀
-
河南省雙一流大學名單2023:共2所院校入選(附排名及建設學科)全國目前共有147所雙一流大學,那么河南省有幾所雙一流大學呢?其名單及排名情況怎么樣?各所學校有哪些建設學科入選?快來了解一下吧! 河南省雙一流院校名單及...作者:kokkuri 時間:2023-06-13
-
安徽省雙一流大學名單2023:共3所院校入選(附排名及建設學科)全國目前共有147所雙一流大學,那么安徽省有幾所雙一流大學呢?其名單及排名情況怎么樣?各所學校有哪些建設學科入選?快來了解一下吧! 安徽省雙一流院校名單及...作者:kokkuri 時間:2023-06-13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
- 雙一流b類大學有哪些?哪一年評選的?附雙一流b類大學名單最新
- 2025有希望入選雙一流的大學有哪些?新一輪雙一流院校名單及排名
- 雙一流b類大學是什么意思?雙一流b類大學和a類有什么區別
- 雙一流大學幾年評估一次?下一次評估是哪一年?怎樣才能評上
- 師范類雙一流大學有哪些?2023師范類雙一流大學排名最新名單
- 四川雙一流大學有哪幾所?四川雙一流大學排名名單一覽表2023最新
- 河南省雙一流大學名單2023:共2所院校入選(附排名及建設學科)
- 2023全國雙一流大學名單及建設學科名單一覽表(147所)_完整版
- 2023年全國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匯總(147所雙一流大學排名一覽表)
- 安徽省雙一流大學名單2023:共3所院校入選(附排名及建設學科)